2007/01/03

如何查价?

对于零售商来说,商品价格采集是一种市场调查行为,是企业制定营销政策、发展战略、价格战略等的依据。功底扎实的市场调查,更是一个企业成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如今的零售商尤其是商超类型的企业,竞争的差异化越来越小,因此,价格成为了这些“同质化”严重的企业之间每日的必修功课。

  “查价”人员怎么查?

  对于很多查价人员来说,面对竞争对手各种各样的商品,如何才能将这些价格记录回去呢?

  下面是一些查价人员常用的方式:

  笔记:这种方式是第一代查价人员经常使用的方法,但是往往由于记录的时间长,比较容易被卖场人员发现,且还会给别人留下查价证据。

  录音:这种方式属于第二代查价人员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记录商品数量多,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在一些小型便利商店或者卖场服务人员较多的环境比较不方便。

  拍摄:近些年来,随着数码科技水平的提升,拍摄器材越来越小,为查价人员的偷拍提供了方便。拍摄的方式由于能看到图像和听到卖场声音,能够更加全面地地反映竞争对手的卖场销售情况和商品信息。但是由于这些拍摄设备普遍价格较高,且需要一定的拍摄技巧,因此普及性不强。

  购买商品:对于一些需要调查的商品不多,且竞争对手的门店商品具有一定的可研究性的情况,查价人员可以采取直接购买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通过销售小票获得价格信息,还能通过对商品本身的分析,了解更多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尤其是当竞争对手的商品存在窜货、假货等销售问题的时候,可以获得第一手物证。但是这种方式只限在低价格和调查商品数量较少的情况,否则可能会导致调查成本上升的问题。

  偷标价签:有些查价人员可能出于对竞争对手门店的憎恨,采取直接窃取标签的方式来了解竞争对手的价格。这种情况一方面容易引起被调查门店的反感,同时由于有些门店的商品价签信息不完全,导致查价信息不完全的情况发生。头脑记忆:这是最便捷、最安全也是最原始的查价方式。对于大部分普通查价人员来说是比较难的,需要他们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达到。该种方法通常会结合笔记、录音或者拍摄来同步完成。

  利用公开信息:现在大部分零售企业都会定期发送DM快讯,查价人员也可以利用DM快讯的信息,足不出户就完成商品价格的调研工作。当然,DM刊的商品毕竟数量有限,对于企业的帮助也是有限的。另外,查价人员还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竞争对手的购物网站或者企业内刊了解其商品信息。

  扫描商品:在国外,已经有一些企业在用一些简单小巧的手持终端去竞争对手的门店扫描相关商品,然后进行相应的记录,这种方式虽然准确,但是由于其使用过程的时间较长,费用较高,不建议使用。

  利用“叛徒”:有些查价人员在竞争对手的门店中有亲戚或朋友,可以通过他们,帮助查价人员完成“查价”过程,这种情况涉及商业道德问题,同时也可能会因为涉及企业机密的问题而引发不必要的官司。

  向第三方市场调研公司或者专业网站购买数据:如今市面上有很多市场调研公司,他们通过与一些零售企业的信息分析与合作,获得零售企业的相关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汇总,最后出售给相关的零售企业、厂商、经销商等等。但是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数据往往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不能完全采用。

  厂商桥梁:当零售商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某个商品价格信息时,可以通过供应商或者厂商来查询这些信息。大部分厂商或者经销商都很清楚其不同的商品在不同门店的商品价格情况,因此,当需要了解这些价格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电话给厂商,由他们来告诉你这些信息。但是这种方式一方面要求商家与厂商保持良好的业务往来,其次也由于厂商所供应的商品有限,商家只能获取一部分商品信息。

  其它手段:如冒充团购,请求竞争门店的客户服务人员提供所谓的价格信息;与一些媒体记者联合,借媒体入门店采访的机会,肆意拍摄门店的商品信息;收集卖场购物小票;利用网络黑客,但这种情况属于窃取企业机密行为,一旦查获,将受到法律严惩;在竞争对手的办公区域周围寻找相关信息,此方法已经属于商业间谍的范畴,在此不作推荐。查价人员通过对竞争门店废弃的打印纸张的搜集,找寻有效信息。

  “查价”查什么?

  在很多初入商界的人看来,“查价”就是调查竞争对手的价格。这是片面的和不完善的。“查价”的过程和内容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入门级:记录竞争对手的商品名称、规格、价格3项主要因素。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些初级查价人员所做的工作。这样查价的结果常常会出现看错商品的情况,例如将某几个包装相似的品牌或者包装相似的同品牌商品误认为是一种,提供错误的价格信息。如果企业没有详细地对价格进行二次复检,盲目地跟进就可能制定出错误的商品价格,白白浪费了企业应当获得的经营利润。

  普通级:查价人员能够准确记录对方门店的商品名称、产地、条形码、价格、规格、生产日期、批次、外包装的销售区域等因素,此种情况能够记录完全的商品信息。这样将有助于准确地进行价格分析,同时还有助于帮助企业分析竞争对手是否存在使用假货或者特价货甚至是外地的窜货问题,进而能够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应对计划。

  高等级:差价人员能够准确记录和分析出竞争对手门店商品基本信息以外的库存和销售情况,同时还能及时在竞争对手的门店中寻找到对方的“王牌”畅销商品,实时向相关人员反馈信息,为企业制定高效的商品反馈体系。

  卓越级: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商品进行分析调查,寻找出竞争对手尚未覆盖的价格区域,协助门店制定商品品类计划。同时还能通过对竞争对手门店的调查,发现其在运营、服务、销售管理等环节中的优点和问题,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可行性方案。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商品调查阶段的不同目的和要求来选择和安排商品信息调查人员。(如下图)

  在进行“查价”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确定查价的对象。查价的对象不能仅限于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商店和便利店,甚至连方圆5公里之内的传统肉菜市场、专卖店、街边的小卖店都是目标。

  “查价”流程如何进行?

  既然零售企业的“查价”工作这么重要,那么应当如何操作企业的查价工作呢?商品的信息采集调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根据各商品部门的需求,准备商品调查清单;确认查价范围和查价的目标:即企业需要了解哪些竞争对手的门店信息;根据商品调查清单的数量和目的,安排相应的查价人员及其人员组合;查价人员熟悉自己企业的商品信息,了解门店的商品价格;查价人员初次了解竞争对手的商品信息;二次复核商品采集信息的准确性;提交《商品信息调研报告》;根据查价人员提交的《商品信息调研报告》,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以及判断应当如何面对,由此进入竞争对手分析的工作阶段。

虽然,对于大部分商家来说,“查价”制度的存在就像每天“拿刀割自己的肉”,但总比让消费者流失好。甚至对于很多商家来说:“查价”是很有价值的投资,每次查价的结果都可对公司员工,尤其是采购带来正面的激励效果。通过竞争对手的价格分析,评估出采购对供货商的议价能力,进而确保企业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为了在微利时代保有一席之地,商家一致认为,查价制度还是势在必行的。当然,在零售业为价格厮杀流血的背后,最大赢家最终还是消费者。